今日最新资讯
热门资讯
国内新闻
    密封材料企业发展瓶颈和对策
    发布者:jwmfcl  发布时间:2015-02-02 16:23:30  访问次数:

    目前,密封材料行业正面临着新材料新产品替代、产能过剩、环保要求趋严等问题,行业内企业同样面临招工难、用工成本高、产品附加值低、收款难等各种现实问题的考验,如何突破是我们亟待探讨的问题。

    一、      发展瓶颈

    (一)从外部市场环境看

    1、传统的非金属材料被金属密封件替代,当前的轿车发动机已极少用非金属材料垫片;柴油机自排放升级后,使用寿命从5万公里提升到15万公里以上;化工行业领域同样被金属等密封件所替代。据此,传统非金属密封材料的市场需求基本无再增可能。

    2、房地产、铁路、公路、机场等投资建设均已过高峰期,从而导致汽车运输量下降;同时,固定线路的柴油机公交汽车也会被电动汽车所替代,因此货运车、公交车、船舶、工程机械的发动机需求量也将下降,随之,密封材料的需求下降。

    3、环保和安全法规日趋严厉,企业的技改投入越来越大,边际成本不断提高,而产品价格却因产能过剩无法提升且越来越低,企业不但发展困难,有的甚至无法生存。

    4、企业招工难、用工成本高,技术人才严重缺乏,特别又涉及苯类溶剂和石棉对人体有害这一敏感问题,且多数企业又远离城市,企业连招收操作工都相当困难,更谈不上招收有学历基础的技术人才了。这是目前制约行业发展最严重的瓶颈。

    (二)从企业内部问题看

    1、人才缺乏。大学生不懂专业,也不会来这个行业。即使有个别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应聘,也因须掌握的技术门类较多,缺乏稳固的基础理论知识,非一朝一夕便能做出业绩。现在的年轻人多数耐不住寂寞,要等三年五载甚至更长时间便没有信心,弃之而去。这对于企业来说,想培养基本不可能。有些企业甚至连老板的子女都不愿接班继续干,后继无人的矛盾越发凸显。

    2、装备差、精度低、自控自动化程度严重不足。想改造又缺支撑,且投入大。在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等现实情况下,恐怕鲜有企业会着力去解决这一瓶颈,长此以往导致行业整体能力衰退。

    3、低端制造产能严重过剩,同质化严重,有些还以次充好、假冒伪劣。有些企业继续抱着低级、低端石棉制造不放,直接灭失了企业产品创新和升级的动力,严重阻滞了高附加值的无石棉产品的开发。如果继续使用石棉,多数企业和高端产品都将被拖死。欧美企业强推无石棉,我认为不是简单的环保问题,因为他们的粉尘治理从开矿到运输到生产都是达标的,可以说比我国现在采取的措施先进十倍不止,而他们的转型恰恰是行业的战略转型。如果他们不取消石棉生产密封材料,那么早就被石棉生产大国淘汰了。这是我们行业同仁值得反思的问题。

    4、我们缺乏研发团队和完善的实验室支撑,因此掌握不了产品的核心技术和话语权,全凭国外产品说了算,任由客户提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多数企业在现状面前只能被动跟进,甚至有仿冒之嫌,结果我们好端端的无石棉产品按白菜价卖,还收不回款,且任凭国外产品和假货冲击市场,从而使企业顿失研发方向和创新动力。

    二、应对措施:

    (一)首先希望业内有识之士,不要再抱着石棉不放,因石棉制品加工简单、产能大、优劣难分、以假乱真多、成本低、增值更低,如若继续生产石棉制品,行业就永无出头之日,最后也只有一个结局,那便是——萎缩。

    (二)有条件的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实验室,让用户知道产品质量是经过严格考核的,以此争取产品质量话语权,提高客户信任度,这样才有可能与国际同行在同一平台上竞争。

    (三)企业要开展精益生产。为什么我们的产品始终与国外同行有些差距,除了技术因素外,多数问题是粗放管理所造成。我们现在的配方是按家常小炒的方法 “加油少许,盐少许,味精少许,淡了再盐,咸了加水”,生产过程中对速度、时间、温度、压力等工艺控制参数的设定多是人为的,是按经验主义“差不多就行了”的观念,最后差之毫米、失之千里。因此开展精益生产是我们的强身之本,是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

    (四)我们行业要有创新发展的理念,把淘汰落后产能和石棉产品提到议程上来。这样才能引导客户全面使用无石棉产品,从而提高整个行业的产品附加值。

    (五)企业在满足用户显性要求的同时,更要满足用户的隐性需求。我们必须把客户存在的问题视为发展机遇,努力在细分市场上做精、做专、做到不可替代,并取得用户信任。我们不能三年不出新产品,十年不变老面孔,单凭关系生存。不进则退、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铁律,任何企业都无法回避这个事实。

    (六)须在人才培养上下功夫。人才靠养不靠挖,从同行那里挖来的人才,虽能解决一些问题,却不真诚,不可持续发展。只有自己费心费时费钱去培养人才,才是真正可持续发展的正道。

    以上观点是个人体会和想法,仍供参考。

    免责声明:线缆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电话:0571-87774297。
0571-87774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