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冲击器/钻杆/跟管企业遭遇低位运行。在此背景下,冲击器/钻杆/跟管行业企业也在积极突围。随着互联网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互联网与冲击器/钻杆/跟管的深度融合,中国冲击器/钻杆/跟管产业将会在“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即2016年迎来一个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下行压力下的应对
在经过2011年之前的高增长后,受国内宏观经济转型、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资增速放缓等的影响,国内冲击器/钻杆/跟管市场持续调整,至今已连续四年遭遇下滑。而从今年的数据看,冲击器/钻杆/跟管行业形势也在进一步恶化。
今年上半年,18家冲击器/钻杆/跟管及重点零部件冲击器/钻杆/跟管上市公司完成营业收入500.09亿元,同比下降29.31%;18家上市公司上半年净利润整体亏损5.9亿元,较2014年上半年盈利39.6亿元,同比下降114.89%。而据中国冲击器/钻杆/跟管工业协会提供的重点联系冲击器/钻杆/跟管企业今年1-9月经济效益汇总表,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5.4%,利润总额同比下滑88.3%,而财务费用同比增加15.1%,其中利息支出同比增加13.1%。
分析显示,工业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体现在规模增大时,单位产值的成本下降。当规模下降时,费用的削减往往滞后于收入的下降速度。冲击器/钻杆/跟管下行期也表现出明显的费用比例上升的特征,其中财务费用上升明显,显然,金融环境对冲击器/钻杆/跟管的影响不仅体现在融资能力下降,同时体现在融资成本的上升。受宏观经济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影响,冲击器/钻杆/跟管行业总体需求不足,行业产能过剩、洗牌加剧。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另外,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社会的信息化使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顾客需求日趋多样化。冲击器/钻杆/跟管这个典型行业在面对国内市场国际化竞争的残酷局面和新技术、新工艺的挑战中要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以快的上市速度,好的质量,低的成本,优的服务,来满足不同顾客的更便捷、更高端、更有效率、更低成本的产品需求。因此,加快国际化布局也成为我国冲击器/钻杆/跟管企业寻求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而在这条道路上,智能化又是冲击器/钻杆/跟管发展的一个趋势,特别是在行业出现下滑后,提升产品的智能化似乎成为了企业产品研发的高追求。
为了能够在“新常态”下更好地发展,冲击器/钻杆/跟管行业各企业都在积极应对,纷纷走出国门布局海外市场,通过研发延伸至核心零部件领域及商业模式的调整加大后市场服务。如厦工产品现在已经销售到海外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海外拥有30多家办事处、经销商等;三一重工拥有美国、德国、印度、巴西等多个海外研发和制造基地,集团业务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据悉,冲击器/钻杆/跟管行业国际化取得实质性进展,全球化服务质量大幅提升。而据中国冲击器/钻杆/跟管工业协会统计,2015年出口为2010年103.4亿美元的近两倍,出口到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11家冲击器/钻杆/跟管企业进入世界冲击器/钻杆/跟管50强行列。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冲击器/钻杆/跟管产品类别、产品品种齐全的国家之一。
问题与转机
然而,我国冲击器/钻杆/跟管企业真正要形成有竞争力的商品并推向市场,还需要再提升,尤其是要大力加强关键核心零部件的开发能力,中国制造业高端生产所需的零部件与产品依赖进口,国内生产仍以中低端产品为主,对高端的智能装备需求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智能制造的发展。中国装备制造产业要实现智能化制造及产品智能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中国企业会遇到各种困难,为了真正实现国际化道路,中国冲击器/钻杆/跟管企业必须加大对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完善后市场服务。随着环保力度的加大以及国外对进口的限制,加剧了国内冲击器/钻杆/跟管企业的经营难度。根据GB 20891-2014规定,自2016年4月1日起,停止销售装有国Ⅱ柴油机的冲击器/钻杆/跟管,实施新的排放标准。为了真正实现国际化道路,中国冲击器/钻杆/跟管企业必须加大对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与此同时,后市场服务也是不可忽视的。为了能够在“新常态”下更好地发展,包括柳工、徐工、三一、中联重科等在内的企业都在积极应对,比如走出国门布局海外市场,而且都在进行深度调整,即是通过研发延伸至核心零部件领域或者通过商业模式的调整加大后市场服务。
积极开发后市场,布局不断推进
冲击器/钻杆/跟管市场的低位运行将使整个行业进行新一轮的洗牌,这不仅仅体现在生产商和供应商企业,其下游的产业链也会发生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其终端客户的类型正在发生着改变。如小型的个体户将随着市场格局的调整逐渐被淘汰出市场,而租赁公司正在以每年超20%的速度快速增长。冲击器/钻杆/跟管的销售从整机到配件、从制造到服务的需求也在发生很大的变化。
显而易见,冲击器/钻杆/跟管进入后市场时代。数据显示,目前冲击器/钻杆/跟管市场上设备存量仍然较大,这就表明对后市场的需求仍然很大。以润滑油为例,目前全国冲击器/钻杆/跟管市场有40万吨的润滑油需求量,这意味着仅在润滑油领域就有80亿—100亿元的市场需求,这个数字足以给所有的润滑油企业提供广大的市场空间,以此来创造更大的价值。
因此,业内人士建议,中国冲击器/钻杆/跟管企业必须加大对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与此同时,发掘冲击器/钻杆/跟管后市场。而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滨士曾表示,冲击器/钻杆/跟管后市场是一片新蓝海,发展冲击器/钻杆/跟管后市场必须围绕服务(维修及保养)、配件、租赁、二手机和再制造这五大部分进行深耕,将改善企业盈利模式,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庞大的二手机械市场也有待发掘。据统计,2009—2013年,二手冲击器/钻杆/跟管交易额由600亿升到1500多亿元,年增长速度超过20%;2015年后中国二手冲击器/钻杆/跟管设备交易额将超过2000亿元,年均增长率将达到30%。据了解,柳工许多企业都选择了二手设备销售与租赁业务、核心零部件的投入等,以此为切入点进行转型。
未来冲击器/钻杆/跟管行业发展形势乐观
当下以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重要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给装备制造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它也为中国冲击器/钻杆/跟管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机遇。
对“十三五”期间的冲击器/钻杆/跟管行业的发展,苏子孟认为,总体思路要以创新思路为核心、以质量优先为重点、以强化基础为切入点、以优化环境为目标。
他说,从技术发展趋向上看,冲击器/钻杆/跟管现处于数字化、智能化、宜人化、节能与环保、巨型化和微型化、减量化、轻量化等技术发展阶段,将向高性能、多功能、高可靠性、人性化、环境适应性、能源多样性以及机器人冲击器/钻杆/跟管方向发展。我国发展潜力大、韧性大、回旋余地大,特别是“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中国制造2025》、长江经济带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国家出台的一系列稳增长的政策措施和相关举措将拉动经济发展,更将受益于冲击器/钻杆/跟管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