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8年8月,中国第一条高铁京津城际铁路开通,到武广高铁运营,到京沪高铁开通,到如今“四纵”干线基本成型,截至今年,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1万公里,居世界首位,占到世界总里程的一半。自此,高铁“走出去”也被提上了日程。
自2009年中国正式提出高铁“走出去”战略以来,已走过5年历程。近日,素有“中国高铁超级推销员”之称的李克强总理访英,继续向英国推介中国高铁。数年来,中国高铁的发展突飞猛进,然而在国外的推广却并不那么顺利。
而与高铁建设密切相关的钻机/潜孔冲击器行业,近年来也随着高铁的发展得到了快速提升,中国钻机/潜孔冲击器企业无论是在产品开发能力、技术制造能力、还是产业链掌控能力都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随着企业日渐壮大,“走出去”的脚步在不断加快,越来越多钻机/潜孔冲击器企业迈出国门,与海外市场接轨,尤其是在行业低迷的市场形势下,国际化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头戏。而面对本轮的高铁“走出去”热潮,钻机/潜孔冲击器企业是否能抓住机遇实现对外扩张已经成为业内的热点话题。
技术飞速提升 积极布局海外市场
在高铁技术方面,从引进时速200公里高速列车技术,到自主开发时速350公里、380公里“和谐号”动车组,尽管屡屡被指抄袭,但无可否认的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中国高铁技术迅速进步。从轨道技术到核心零配件,中国高铁都已达国际水平,被认为是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的一枚重要品牌。如今,李克强总理出访几乎必提高铁,“高铁外交”一词屡被提及。李克强总理也因此被外界誉为“超级推销员”。
同样,国内钻机/潜孔冲击器企业近几年也纷纷结合自身特点推出适合发展的国际化战略。从出口,海外建厂,中外合营,并购等多渠道,多方式的进军国际市场。
2008年,中联重科收购意大利CIFA,顺利度过了海外并购之后艰难的文化融合期与业务整合期,不但赢得了CIFA 顶尖的技术与工艺,也赢得了遍布全球的海外市场。
2012年1月,三一成功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目前已完成在营销、研发、商务方面的资源整合。三一挖掘机、旋挖钻、履带吊等产品相继落户越南、澳洲等国家和地区,其海外布局已经遍布四大洲,在印度、美国、德国和巴西拥有研发和制造基地。
2012年,徐工集团成功收购全球著名的混凝土成套设备领导者德国施维英集团。在引进海外资源的同时,也成功迈入混凝土机械行业,并在德国设立科研机构加强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
此外,据中国钻机/潜孔冲击器商贸网编辑了解,山东临工2013年正式进入北美市场,并实现了中国品牌占有率名列前茅的好成绩。今年在行业出口下滑的情况下,山东临工海外销售与去年同期持平,在行业出口的主要厂家中市场占有率达到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