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铺名称:阳谷远辉电缆有限公司
联系人:魏经理(先生)
联系手机:
固定电话:
企业邮箱:13869566879@163.com
联系地址: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
邮编:252300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线缆网上看到的,谢谢!
【标题】
本公司生产各种型号电线电缆!欢迎来电!
24小时:13563582966
电话:7356755
一、产品
本产品按GB9330《塑料绝缘控制电缆》,IEC60227《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绝缘电缆》以及IEC60502《额定电压1-30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等制造。
二、适用范围
聚氯绝缘聚氯护套控制电缆适用于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或0.6/1kV及以下控制、、保护及测量接线之用。
三、使用特性
●工频额定电压Uo/U为450/750V或0.6/1kV。
●电缆导体的允许长期高工作温度为70℃。
●电缆敷设时温度应不低于0℃,若温低于0℃时,应对电缆进行预热。
●电缆的推荐允许弯曲半径如下:
无铠装电缆,应不低于电缆外径的6倍;
铠装或铜带屏蔽电缆,应不低于电缆外径的12倍;
屏蔽软电缆,应不低于电缆外径的6倍。
型号 产品名称
电压V 芯数 截面 mm2 主要适用范围
KVV 阻铜芯聚氯绝缘聚氯护套kvv电缆 450/750 4-37 0.75-10 敷设在室内,电缆沟、管道等固定
KVV22 铜芯聚氯绝缘聚氯护套钢带铠装KVV22电缆 450/750 4-37 0.75-10 敷设在室内,电缆沟、管道直埋等能承受较大机械外力的固定
KVVP 阻燃铜芯聚氯绝缘聚氯护套kvvp电缆 450/750 4-37 0.75-10 敷设在室内,电缆沟、管道等要求屏蔽的固定
KVVR 铜芯聚氯绝缘聚氯护套控制软电缆 450/750 4-37 0.75-10 敷设在室内,有要求的
KVVRP 铜芯聚氯绝缘聚氯护套编织屏蔽控制软电缆 450/750 4-37 0.75-10 敷设在室内,有屏蔽要求的
ZRKVV 阻燃铜芯聚氯绝缘聚氯护套zrkvv电缆 450/750 4-37 0.75-10 敷设在室内,电缆沟、管道等要求阻燃的固定
ZRKVV22 铜芯聚氯绝缘聚氯护套编织钢带铠装zrkvv22电缆 450/750 4-37 0.75-10 敷设在室内,电缆沟、管道直埋等能承受较大机械外力有阻燃要求的固定
ZRKVVP 铜芯聚氯绝缘聚氯护套编织屏蔽zrkvvp电缆 450/750 4-37 0.75-10 敷设在室内,电缆沟、管道等要求屏蔽、阻燃的固定
ZRKVVR 铜芯聚氯绝缘聚氯护套编织zrkvvr电缆 450/750 4-37 0.75-10 敷设在室内,有和阻燃要求的。
ZRKVVRP 铜芯聚氯绝缘聚氯护套编织屏蔽zrkvvrp电缆 450/750 4-37 0.75-10 敷设在室内,有屏蔽和阻燃要求的。
以下内容仅供了解:
2016年12月21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称,应WheatlandTubeCompany于2016年12月12日提交的撤诉申请,美国商务部决定取消本次对华圆形焊接碳钢管(CircularWeldedCarbonQualitySteelPipe)的反补贴行政复审。
2007年6月27日,美国商务部对原产于的圆形焊接碳钢管进行反补贴立案调查,2007年11月5日,美国商务部进口自的圆形焊接碳钢管作出反补贴初裁,2008年5月29日,美国商务部进口自的圆形焊接碳钢管作出反补贴终裁。2016年9月12日,美国商务部进行本次反补贴行政复审立案调查,本次行政复审调查期为2015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
传感器与通信、计算机被称作为现代信息系统的三大支柱,传感器技术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在刚刚结束的第四届物联网传感器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上,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处长王威伟表示,传感器已上升至国家战略,有望单独进入国家创新中心,多项政策规划齐头并进,值得期待。同时,工信部有关专家也介绍了我国物联网、传感器市场近年的增长数据,及传感器市场的重点需求情况。
我国传感器市场销售数据增长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我国物联网整体市场规模超过7000亿元,市场前景巨大。我国已有1700余家企事业单位从事传感器的研制、生产和应用,产业门类基本齐全,敏感元件和传感器年总产量已经超过20亿只,传感器产品达10大类、42小类、6000多个品种。国内传感器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全国传感器销售额突破1300亿元。
另外,
工业、汽车电子成应用多领域
在传感器业内人士看来,目前国内的传感器企业更多的是复制和改进,技术研发方面并无优势。对此,工信部电子元器件行业发展研究中心总工程师郭源生也表示,在硕大的国内市场中,95%以上均为进口配套形成。其中,工业电子设备和汽车电子是增长快的行业,也是传感器应用多的领域,如测量各种工艺变量、电子特性和物理量,以及传统的运动定位等。从市场规模可以看出,敏感元件与传感器产品,足以形成为产业和元器件产品新的经济增长点。
以汽车工业为例,2011年国内汽车产销量超过2000万辆。若按照配套20只/每辆计算(仅发动机系统),将需要4亿只以上各种类型的汽车传感器。加上产品生产储备及市场周转余量,以及配件市场20%的维修更换率,至少将需要5亿只以上汽车传感器,产值高达400亿元;若是200只/每辆计算,产量扩大10倍以上,足以形成产业。随着电子化程度不断提高,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推出,在传感器种类上和参数指标上有了进一步拓展。但由于目前国内尚无汽车传感器产业化规模,致使95%以上被国外产品占领。
在其他行业领域,如家电、、大型工程配套等行业,市场应用与汽车传感器都具有类似的状况,由此可见,国内传感器产业化仍面临着巨大机遇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