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含阻燃型,无卤低烟阻燃型)
一 型号及名称
YJV 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
YJY 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聚乙烯护套电力电缆
YJLV 铝芯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
YJLY 铝芯交联聚乙烯绝缘聚乙烯护套电力电缆
YJV22 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钢带铠装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
YJV23 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钢带铠装聚乙烯护套电力电缆
YJLV22 铝芯交联聚乙烯绝缘钢带铠装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
YJLV23 铝芯交联聚乙烯绝缘钢带铠装聚乙烯护套电力电缆
YJV32 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细钢丝铠装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
YJV33 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细钢丝铠装聚乙烯护套电力电缆
YJLV32 铝芯交联聚乙烯绝缘细钢丝铠装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
YJLV33 铝芯交联聚乙烯绝缘细钢丝铠装聚乙烯护套电力电缆
注:阻燃型的产品在普通交联电力电缆前面加 ZA 、 ZB 、 ZC
二 用途
本产品适用于额定电压 U o /U ( U m )为 0.6/1 ( 1.2 ) ~26/35 ( 40.5 )的配电线路。阻燃电缆用于对阻燃性能有较高要求的场合。
在电缆的电压表示方法 U o /U ( U m )中
U o :电缆设计用的导体对地或金属屏蔽之间的额定电压;
U : 电缆设计用的导体间的额定电压;
U m :设备可承受的“最高系统电压”的最大值。
电缆的额定电压应适合电缆所在系统的运行条件。为了便于选择电缆,将系统划分为下列三类。
— A 类:任一相导体与地或接地导体接触时,能在 1min 内与系统分离。
— B 类:可在单相接地故障时作短时运行,根据 JB/T8996 规定,接地故障时间不宜超过 1h ,对于本标准包括的电缆允许更长的带故障运行时间,但任何情况下不宜超过 8h ,每年接地故障总持续时间不宜超过 125h 。
— C 类:包括不属于 A 类、 B 类的系统。
注:应该认识到,在系统接地故障不能立即自动解除时,故障期间加电缆绝缘上过高的电场强度,会在一定程度上缩短电缆寿命。如系统预期会经常运行在持久的接地鼓掌状态下,该系统应划为 C 类。
额定电压 U o 推荐值
系统最高电压
U mKV
|
额定电压 U oKV
|
A 类 B 类
|
C 类
|
7.2
12.0
17.5
24.0
36.0
40.5
|
3.6
6.0
8.7
12.0
18.0
21
|
6.0
8.7
12.0
18.0
—
26
|
三相系统用电缆的额定电压表
U
|
Um
|
Uo
|
第一类电缆
|
第二类电缆
|
1
3
6
10
15
20
35
|
1.2
3.6
7.2
12
17.5
24
42
|
0.6
1.8
3.6
6
8.7
12
21
|
0.6
3.6
6
8.7
12
18
26
|
三 制造依据
产品制造依据是 GB/T 12706 — 2002
四 使用特性
1 正常运行时导体最高温度为 90 ℃ 。
2 短路时(最长持续时间不超过 5s )电缆导体的最高温度不超过 250 ℃ 。
3 电缆敷设时环境温度应不低于 0 ℃
4 电缆敷设时的弯曲半径应不小于以下规定:
单芯无铠装电缆: 20D
单芯有铠装电缆: 15D
三芯无铠装电缆: 15D
三芯有铠装电缆: 12D
(注 D 为电缆外径)
五 主要技术性能(形式试验)
额定电压
|
3.6/6
(7.2)
|
6/6
6/10
|
8.7/10
8.7/15
|
12/20
|
18/20
18/30
|
21/35
|
26/35
|
导体直流电阻
|
见下表格
|
局部放电试验(1.73U o下)
|
不超过 5
|
弯曲试验后局部放试验(1.73U o下)
|
不超过 5
|
热循环试验后的局部放电试(1.73Uo下)
局部放电试验(1.73U o下)
|
不超过 5
|
4 小时交流电压试验,不击穿
|
14.4
|
24
|
34.8
|
48
|
72
|
84
|
104
|
冲击电压试验
|
60
|
75
|
95
|
125
|
170
|
200
|
15 分钟工频耐压试验
|
12.5
|
21
|
30.5
|
42
|
63
|
53
|
65
|
续上表
额定电压
|
3.6/6
(7.2)
|
6/6
6/10
|
8.7/10
8.7/15
|
12/20
|
18/20
18/30
|
21/35
|
26/35
|
交联聚乙烯热延伸试验
负荷下15分钟,20N/cm2
负荷最大延伸率
去负荷冷却后最大延伸率
|
175
15
|
90±5℃,在交流电压不低于
2kV时tgδ不大于
|
8×10
|
10×10
|
绝缘和护套机械物理性能
|
略
|
20 ℃ 时导体最大直流电阻 Maximum D.C. resistance at 20 ℃ unit: Ω /km
标称截面
|
铜芯
|
铝芯
|
标称截面
|
铜芯
|
铝芯
|
1.5
2.5
4
6
10
16
25
35
50
70
|
12.1
7.41
4.61
3.08
1.83
1.15
0.727
0.524
0.387
0.268
|
~
12.1
7.41
4.61
3.08
1.91
1.20
0.969
0.641
0.443
|
95
120
150
185
240
300
400
500
630
800
|
0.193
0.153
0.124
0.0991
0.0754
0.0601
0.0470
0.0366
0.0283
0.0221
|
0.320
0.253
0.206
0.164
0.125
0.100
0.0778
0.0605
0.0469
0.0367
|
六 电缆载流量计算条件
环境温度:在空气中敷设 40 ℃ ;埋地敷设 25 ℃ 。
电缆导体工作温度 90 ℃
电缆埋地敷设时,土壤热阻系数 g= 1.0 ℃ · m/W ,但尚未考虑电缆长期运行时由于水分迁移而导致土壤热阻系数升高的现象。
电缆埋地敷设时,电缆轴心与地面距离为 700mm
多根电缆扁平形敷设,电缆的轴心距离 S=2D
七 影响电缆载流量因素
1 多阻电缆敷设时对载流量的影响系数
水平放置直接埋地的影响系数
电缆组数
|
2
|
3
|
4
|
5
|
6
|
7
|
8
|
距离
|
接触
|
0.79
|
0.69
|
0.63
|
0.85
|
0.55
|
0.50
|
0.46
|
7 cm
|
0.85
|
0.75
|
0.68
|
0.64
|
0.60
|
0.56
|
0.53
|
25 cm
|
0.87
|
0.87
|
0.75
|
0.72
|
0.69
|
0.68
|
0.64
|
空气中电缆(电线)并列辐射时载流量修正系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