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养分含量农残重金属有机质测试
土壤养分含量农残重金属有机质测试
产品价格:¥1300(人民币)
  • 规格:完善
  • 发货地:广东广州市
  • 品牌:
  • 最小起订量:1件
  • 免费会员
    会员级别:试用会员
    认证类型:未认证
    企业证件:未通过
    认证信息:未认证

    商铺名称:广东省种植土壤研究院

    联系人:周建辉(先生)

    联系手机:

    固定电话:

    企业邮箱:gfx@gflad.com

    联系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石东联工业区105

    邮编:514000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线缆网上看到的,谢谢!

    商品详情

      土壤养分含量农残重金属有机质测试:

      利用人工污染土壤,研究了高锰酸钾对4 种不同土壤中菲和芘的氧化修复效果。结果表明,当高锰酸钾浓度为33.33 mmol·L-1 时,土壤中菲和芘的氧化去除率达到最大。高锰酸钾氧化去除率不仅与高锰酸钾浓度有关,还与土壤性质和老化时间有关。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会降低高锰酸钾对土壤中菲和芘的氧化去除率;随着老化时间的增加,高锰酸钾的氧化去除率逐渐降低。老化40 d 后,4 种土壤中菲和芘的氧化去除率显著降低,菲的氧化去除率在14%~67%之间,芘的氧化去除率在61%~84%之间。高锰酸钾氧化前后,4 种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下降范围为0.77%~9.21%。从土壤有机质含量来看,高锰酸钾氧化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对土壤质量影响较小,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疏水性有机污染物在土壤环境中的行为受土壤性质影响较大,而土壤有机质是土壤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性质和数量是影响疏水性有机污染物生物有效性的最主要因素。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对疏水性有机污染物的吸附量和吸附强度均较高,土壤有机质中芳香组分的含量越高,对疏水性有机污染物的吸附也越大[1-6]。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部分疏水性有机污染物从土壤的外表面缓慢迁移进入到固态有机质的内部,从而不易被解吸和生物利用[7-9]。

      土壤氮含量空间分布特征对评价氮迁移风险和合理施肥具有重要意义。以滇池北岸大清河流域下游46.7 hm2 韭菜田与花卉地为对象,于2006 年8 月通过网格法(40 m ×(80~90)m)布点采集112 个表层土样,研究了土壤氮素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调查区土壤TN 为1.28~6.17 g·kg-1 (均值3.36 g·kg-1)、NO-3-N 为3.7~691.7 mg·kg-1(均值89 mg·kg-1)。调查区东北部韭菜种植区由于接受生活污水、养殖废水,土壤总氮含量最高,而西南部韭菜、花卉种植区土壤总氮含量相对较低,高浓度养殖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是导致土壤总氮含量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土壤硝氮含量则以西南部花卉大棚区最高,不同的种植方式(花卉大棚栽培)是土壤硝氮含量差异的主要原因。夏季高温多雨,花卉揭棚将增加土壤硝酸盐淋溶/径流的迁移风险,蔬菜田块土壤氮矿化也可能加剧土壤氮的淋溶/径流迁移。因此,在滇池流域湖滨区居民生活污水、养殖污水的排放,作物种植方式与布局,对农田氮的迁移及水体污染具有重要的影响。
          氮素是我国农田生产力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在大多数情况下施用N 肥都可以获得明显的增产效果,但农田N 素流失引起的地表水体富营养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日益严重[1-3]。据统计,滇池流域氮素平均使用强度为1 289.2 kg·hm-2·a-1,远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4]。每年化肥总氮的流失量为2 171.2 t;农业废弃物中总氮流失量为30.26 t[4]。面源和生活源总氮已占到入湖总量的89%[5],成为滇池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
          农田土壤氮主要通过径流、淋溶、氨挥发以及随后的干湿沉降进入滇池水体。土壤氮含量、土壤质地及田块结构和田块所处的坡度以及降雨强度是影响土壤氮素向水体迁移的主要因素[6]。昆明市降雨季节分布不均,年平均大雨和暴雨约11.7 d(降水量≥25mm),其降水总量(主要分布在夏季)约占全年的50%~60%。在滇池流域呈贡县大渔乡的研究证实,农田污染物的释放主要集中在雨季(6—9 月),主要以地表径流的方式进入滇池,污染负荷占全年总量的90%以上,旱季的污染负荷很小,只占全年总量的5%~10%[7]。因此,探明土壤氮素空间分布与变异,及氮素迁移风险区的识别对制定防止农业生产污染水体的措施具有实际意义。
    在线询盘/留言
  • 0571-87774297